弘扬军工文化 传承红色基因,14所文化月圆满收官
20天前,10月14日,是14所的所庆日子。金秋的十月,14所园区光彩鎏金。从小红楼到雨花新区,72年来,14所挺起民族脊梁,勇担重担,中国雷达工业从修配仿制,走到了自主研制,从跟跑、并跑走到了部分领跑。收获耕耘的10月,是14所文化月,在风景如画的园区里,14所举行了文化月系列活动。
从这里读懂14所人的“精神密码”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文化月期间,14所举办了三期“感悟初心·砥砺前行”珍贵老照片线上展览,回望70余年光辉历程和峥嵘岁月,每一张珍贵的老照片背后是一个个奋发动人的故事,记录着老一辈14所人为之奋斗的足迹。
赓续传统,与时俱进,让军工文化可亲、可感、可触。14所不断在打造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文化作品上下功夫,今年14所联合央视4套《国家记忆》栏目制作播出《新中国雷达之路》三集纪录片,该片通过历史资料多维呈现、老一辈雷达见证人珍贵回忆等方式,深刻讲述作为战场“千里眼”的雷达诞生和发展历程。修配仿制129部雷达上朝鲜战场、包建援建16家雷达厂、研制中国雷达多个第一……70多年来,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三敢三严”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预警机精神、海之星精神、科学家精神等精神,共同构筑起了14所人熠熠生辉的精神谱系。
优秀的企业文化彰显企业精神和企业品格。14所作为中国电科骨干单位,文化月期间积极学习和传播集团公司文化体系,通过制作海报、电子屏、橱窗道旗等方式广泛宣传,不断厚植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文化底蕴,进一步明确作为中国电科人共同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
“这栋小红楼是中国雷达工业发源地”。在所展厅,14所开展了 “党领导下的中国雷达发展史”专题展览活动,吸引了全所500多名干部职工参观。人民解放军接收雷达研究所的接收函、新中国第一部国产雷达的诞生、一张张生动的老照片,一句句详实的文字讲解,集中展现了14所人白手起家、开创基业的自强不息和拼搏奉献精神。
“原来14所有这样一群人”。14所新员工参观完展厅感慨,“14所人像块铁,越是敲打,就越能迸发出火花,身处最好的时代,我们的使命责任就是为军工发展贡献力量。”
所庆日当天,在所展厅举行了“中国电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电科14所保密教育基地”揭牌仪式。70多年来的风雨历程,一个启示分外鲜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从无到有,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 70多年的14所就是这样从栉风沐雨中走过的,就是这样在披荆斩棘中闯过来的,突破封锁就是这么在攻坚克难中创造出来的。
14所干部职工纷纷表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每一件事情干到极致,把每一项工作做出彩,努力在岗位上创造无愧于14所发展的新业绩,争做集团公司改革发展排头兵。
10月14日,在所庆升旗仪式上,200余名青年代表庄严肃立,向国旗敬礼,广大青年纷纷表示,将砥砺前行,为我国国防军工事业贡献力量,努力践行使命担当。
100周年的十四所,将会是什么样子?那时的我们,又会怎么样?在所里,这样的思考总是引起大家的期待。
思考起于当下,答案则在未来。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新发展、新格局、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新征程上,更加宽阔的舞台,更加精彩的赛道,在14所青年心中点亮希望之光,激荡起奔腾的澎湃动力。
新征程上的文化传承,是科研新秀破解技术难题的日夜攻关、是青年技工精益求精、打造精品的工匠精神,是广大青年在试验中战高温、斗酷暑的倔强身影……
忠于使命,勇于创新,善于协同,成于务实。
行走在14所的秋天里,喜看秋韵千重浪。在奋战四季度的关键时刻,14所人传承和发扬优秀军工文化精神,正在奏响圆满完成全年科研生产任务的“交响乐”,这是奋进的凯歌,更是新时代征途上的动人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