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 青年突击队的号角已吹响 | 不负春光奋进时
春之伊始,万物复苏,电科西北、二十所人新一年的奋斗征程已经开启,一年之计在于春,开局起势见精神。即日起,我们推出“不负春光奋进时”专题,宣传电科西北、二十所人聚焦重大项目、重点任务,不负春光勇争先、全力以赴开新局的奋战故事。
奋斗者不负春光,志在追梦圆梦。近日,某数据链建设项目成功纳入集团重大专项集,为20所后续争取该方向总体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汗水折射喜悦,成功源自拼搏。每一次项目成果落地都凝聚了团队无数心血和艰苦付出。为了提前布局该方向新一代装备,形成多条产业链,2020年开始,团队积极与机关对接,深入了解客户需求。
2021年,在“十四五”开局之年,青年骨干杨卓凯与苏建才和李超两位科研经验丰富的前辈带着冯理成、李芙蓉、翟艺伟三名新人组成全新的论证团队。某系统级项目论证,项目规模大,概念新、技术新。任务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聚焦项目推进,团队迅速成立青年突击队。
面对该领域平台多、作战样式多等特点,青年突击队不畏艰难,迎难而上,始终秉持着“聚青春合力、敢于拼搏、善作善成”的团队理念,主动作为,集智攻关,一点点梳理纷繁复杂的装备体系。
“青”力而为,就是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11月开始,为了更好地对接客户需求,杨卓凯带领团队开始扎根北京,牵头与数十家军工单位集中封闭论证,全方位多角度统筹安排多家单位的论证工作。秋末冬初,空气中除了消毒水的味道还夹杂着阵阵寒意。夜深人静时,走到不远处的宾馆,方圆三公里内空旷如野,三楼会议室的灯光异常醒目,即便没有人指引,也能知道团队在那里奋战。不足20平米的房间,三张桌子拼凑在一起就是他们的办公桌,面对大量繁琐的组织协调工作和技术难题需要攻关,团队自发压缩休息时间,时而听到他们为了一个技术难题“华山论剑”,时而看到他们因为一个棘手的难题找到解决思路兴奋不已。
“青”力而为,就是要做最好的榜样。作为项目负责人,杨卓凯刻苦钻研,不断积累理论知识,厚积而薄发,首次独挑大梁,他以专业的知识为项目论证提供支撑,获得军方高度认可。“在北京论证期间,每次有回家的机会,杨卓凯都会让我们轮着回家休息,他却一直坚守在那儿。他担心机关随时有新的要求,坚持不回家。”责任与担当本就是青春最好的模样,在困难面前,杨卓凯总是站在最前面,率先垂范,所以他们这支年轻的团队才能形成“人心齐,泰山移”的思想战斗力,才能不断增强履行“强军首责”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彼时,全国多地突然暴发疫情,通信方向多个项目需要参加上级组织的研讨会,在同事外出不便的情况下,青年团队又一次挑起大梁,承担了通信方向在京项目的推进任务,诠释了“忠于使命、勇于创新、善于协同、成于务实”的企业精神。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百个日夜兼程的努力,春节前夕,团队终于完成了6份论证主报告,并顺利通过评审。对他们而言,这是春节最好的礼物。
“青”力而为,就是勇往直前的那么一股拼劲儿。2022年正月初五,经过短暂的休息后,项目团队回到单位继续开始论证工作,落实上级关于项目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修改完善论证方案。完成准备工作后,按照要求,团队立即前往北京,回到那个熟悉的会议室继续封闭论证。工作任务依然艰巨,每天完成工作后,大家回到房间倒头就睡。
“青”力而为,就是团队一个都不能少。杨卓凯是团队的“责任担当”,遇到问题,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接受客户的批评和意见,为团队过滤掉所有的负面情绪;苏建才是“定海神针”,他的技术积淀深厚,有他在,大家总觉得很安心;李超是“工作狂人”,总是愿意挑战最难的任务;李芙蓉是“开心果”,面对任何困难,她都非常乐观,每每大家讨论到愁眉不展时,她总能把大家逗乐;翟艺伟是“坚韧担当”,在北京长期高负荷工作腰间盘疼痛,她依然坚持到最后一刻。因为有了团队中的每一个人,才能形成这个勇往直前的突击队。他们就像齿轮一样,紧紧咬合在一起,凝聚青春最强的合力,互相推动着前进!
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拼搏始终是青年人的主旋律,该项目青年突击队的论证任务还在继续,他们将继续保持“无惧风雨勇向前”的斗志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着,将奋斗力量融入青春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