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北极,进发! 22所短波设备首次用于北冰洋科考
7月12日上午10时许,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从上海出征,前往北冰洋执行科学考察任务。本次考察是党的二十大后,我国组织开展的首次北冰洋科学考察活动,预计总航程约1.55万海里、9月下旬返回上海。
7月8日,项目组成员陈有利、张振在“雪龙2”号上完成了设备机房选址、天线架设、设备安装及联调联试工作;9日凌晨,完成了项目平台搭建及初步运行任务;25日,考察队顺利抵达北极圈,设备在长时间无人值守状态下正常运转,观测取得初步成效。
目前,22所短波设备正随“雪龙2”号破冰前行、勇闯极地,助力海上科考“作战”,以科技力量探秘冰海。
聚焦中北冰洋太平洋扇区和加克洋中脊两大区域,执行环境关键要素长期观监测,是本次考察的四大任务之一。为此,针对北极——国内超远距离短波通信这一特定的应用场景,22所第四研究部短波项目组与上海极地中心合作,利用我所自主研发的短波接收设备,开展超远距离短波信道特性研究。
据悉,这是该设备首次用于北极——国内的短波信道测量数据收集。在后续科考过程中,利用我所设备收集的测量数据可研究北极——国内短波信道特性,构建短波信道模型,获取相关研究所需的关键信息和数据,从而明确北极超远距离通信面临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有效提升我国在北冰洋环境保护、北极快速变化响应等方面的能力,有力推进北极科考项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