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党的建设 > 党建动态

潜心科研事业,书写不悔人生记中国电科第五十三研究所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安化海

来源:中国电科53所     作者:信息发布人员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28日     浏览次数:         

  他是和蔼可亲、是值得信任的长辈,是体谅员工的好领导。谁有困难,他都会竭力帮忙,从不会当作不知情。

  他是严厉的老师。在技术攻关中,他绝不含糊带过一个难点,也绝不放弃一个机会。

  他就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三研究所的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安化海,在他入所的29年里,他用实际行动证明着电科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责任和担当。

  大浪淘沙,始见真金

  1990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的安化海,怀揣着对科研事业的好奇和憧憬,经过层层筛选,进入五十三所,开始了他为之奉献一生的事业。那时候的五十三所,还处在建设初期,很多技术还在探索阶段,也没有形成成熟的产品体系。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没有前辈可以请教,开展工作非常困难。而科研工作是一项集智慧、技术、能力及体力为一体的“大工程”,其中还有很多的未知性和不确定性,挑战着科研人员的耐心、细心、恒心。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支撑,很难在那样的艰苦的环境下坚持下去。有些人选择了坚持,有些人选择了放弃。安化海选择了留下来。“科研工作充满挑战,我喜欢我的工作。”安化海这样说。凭着一股拼劲,他逐渐成为激光信号处理领域的领军人物。90年代,随着我所一批重要项目成立,一群有作为的年轻人在其中也担当起重要角色。安化海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就只能依靠研究人员的应对能力。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安化海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加上查阅国内外相关知识,成功攻克了相关技术难点,使项目工作得以顺利完成。

  安化海也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了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经过实践的沉淀,安化海凭借自己的钻研和积累,从一个工程师,慢慢成长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成为行业里的翘楚,在激光信号处理领域,大放异彩。

  路漫远兮,上下求索

  “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扛得起重任,担得起责任。”是安化海工作的真实写照。随着技术的日益革新,不进步就意味着后退。尤其是担负着国家科技创新重任的研究所,不及时更新技术,就意味着落后于人,意味着被淘汰。科研人员身上的重担,可想而知。为了适应技术的进步,某个新项目成为了新的奋斗目标。该项技术在工作频率、编码识别等方面有了更多的要求。在某项关键技术上,项目组遇到了瓶颈,近一个月都没有一点进展。面对困难,安化海和他的同事没有放弃,查资料、找专家……只要有一点的希望,他们就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经过建模、仿真、验证、模型修正、再仿真、再验证的无数次迭代,最终攻克了该项目最关键的一环,胜利完成了任务。该项目获得了集团公司三等奖,也为该项技术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科研的道路,漫长又枯燥,但他秉承初心、继续前行。

  勇于攀登,砥砺前行

  追求科研的道路是没有止境的,科研的很多领域,虽然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同样是隔行如隔山。研究领域变化,就意味着要从头学起。为了拓宽所里的研究范围,增强所的总体实力,安化海在从事信号处理18年后,响应所里安排,毅然转向自动控制的相关研究。他率领的团队,经过2年的奋斗,研制出了所里第一台大功率转台。大功率转台的成功研制,不仅填补了53所在此项技术上的空白,而且在此后的项目中为53所节省了大量的成本。在他的带领下,他的团队逐渐成为各个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为53所创造更多价值。

  他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得过什么奖、拿过什么证书,他都不记得,但他记得所参加过项目的每个瓶颈、每个解决方案、每个重大节点。不是记性不好,是真的对荣誉不在意。他这样对他的团队说:“将名利放置一边,才能走的更远”。他说到,也真正做到了。

  常年奋斗在科研第一线的安化海,对家庭的亏欠实在太多。常年的不定期加班、出差,使得他几乎没有时间照顾家庭。尤其是在搬迁天津后,回家更是变得困难。父母年迈,他没有时间天天照顾;妻子工作家庭两边忙碌,他没有时间帮忙分担;孩子中考高考,他没有时间陪同。在他的办公室抽屉里,有一张全家福,想家的时候,就看看照片,聊慰思念。不是不想顾家,是肩上的责任让他只能顾全53所这个“大家”。

  安化海不是党员,却时时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他都做到了。他常说:“我不是党员,但我坚决拥护共产党的领导。”作为一名民主人士,他在工作中做的表率,丝毫不亚于一名优秀党员。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安化海用他求实的精神、忠诚的态度、笃实的行动,诠释着一名60后科研工作者最质朴的拳拳爱国心!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