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党的建设 > 群团工作

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工程——听老专家老前辈讲奋斗史(二)

来源:     作者:信息发布人员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18日     浏览次数:         

  为扎实提升声光电公司青年精神素养,讲好声光电故事,赓续声光电奋斗精神。近日,青年宣讲队深入科研生产一线,走进光传输与处理事业部,聆听老前辈、老专家在公司改革发展的征程上的优秀青年故事,了解一代代声光电优秀青年的成长成才经历,致敬“了不起的军工人”,在专家和前辈的回忆中,那段艰苦而催人奋进的峥嵘岁月慢慢浮现。

  据技术团队负责人张羽介绍,光传输与处理事业部是一个勇于创新的团队,团队曾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微纳光纤布拉格光栅的概念,预言并验证了在该类型光栅中高阶反射模的存在。该研究成果的代表论文的单篇他引次数超过100余次。国内外多位知名学者在多篇综述性文章中均对该研究成果进行了正面评价。在此之后几年时间里,国际上出现了大量研究微纳光纤布拉格光栅的论文,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

  有志者,事竟成。回顾奋斗历程,张羽回忆称:“当年,我们的元器件用于某重大项目,项目对产品要求极高,但我们缺少相关行业应用经验,在这不熟悉又不成熟的领域,面临很大挑战!对于不熟悉的领域,需要不断地去向总体单位进行学习。当时,我们所做的器件存在功耗大,核心热耗大,发热量大,热能散不掉,长时间工作造成器件烧坏的问题。我们的青年同志通过请教行业前辈,对结构领域进行拓展学习,开展技术攻关,很短的时间内一举攻破难题。这一问题在当时曾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我们做到了!”张羽最后骄傲的说,团队已经承担多项国家重点任务,形成的多项创新成果被鉴定为国际先进,已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获授权发明专利多项。团队引领微波光子技术在我国的军用电子信息装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排万难,获成功。在微系统领域,光传输与处理事业部部门的微系统专家高煜寒是一位80后,但已经从事相关技术领域超过10年。他回忆称,“为了推动声光电公司的优势技术融合创新,公司整合原242644所的专业力量,成立微系统技术研发中心,主要从事光电微系统的研发工作,这是一支全新的创业团队”。“初期的条件是非常艰苦的,虽然有做芯片的基础,但没有微系统工艺平台,无论从设备、技术、工艺、材料上,还是从流程、管理上,与国家的发展要求以及军工行业需求都存在很大差距,可以说是从一穷二白开始起步的。而且我们也缺少经验,可借鉴的技术参考也不多,当时队伍非常年轻,干工作真是拼啊,曾经为了拿下一个项目,团队人员每天加班加点,反复推演计算核对,基本上每天伏案到凌晨两三点钟,一夜不眠后又紧急前往北京汇报技术方案,深夜里他们一家一家的拨打广告印刷公司的电话,还要央求着店家开门打印非密资料。虽然过程艰难,但最终成功拿下项目,极大提振了这批年轻同志的信心和士气”。高煜寒最后笑着回忆,“团队经过多次方案论证,仅仅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多项技术攻关,成品率达到100%。这个项目也为我们发展这个专业方向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锲而不舍 迎难而上。“德者,才之师也”,致敬前辈敬业之德。“才者,德之资也”,致敬前辈钻研之才。回望奋斗路,声光电的前辈们在科研任务中冲锋,在急难险重时逆行,在艰苦环境里历练,努力研发国之重器;眺望新征程,声光电新一代青年接续奋斗,积极投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光传输领域攻坚克难,锐意进取,谱写属于青年自己的奋斗乐章。

  今天的声光电青年正逢盛世,肩负强国使命,更要接续奋斗,对标先辈,增强履职尽责、担当奉献的行动自觉,勇担新时代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青春使命以实干实绩续写声光电公司青年新的荣光!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