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企业要闻

裘礼荣:朝鲜战场上的通信尖兵 | 七秩芳华

来源:     作者:党群工作部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15日     浏览次数:         

“我是新中国成立前参加革命的……”在网通院生活区一栋居民楼里,和煦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得满屋生辉,一位鹤发童颜的耄耋老人沐浴在阳光中,将自己与共和国共成长的不凡经历娓娓道来。

1949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杭州。当时21岁的裘礼荣正在浙江大学就读,他怀着满腔热血和无限向往毅然参军,随着队伍北上。

“到张家口的时候,组织上安排我到中央军委工程学校学习,这就是现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前身。”裘礼荣说,他在该校无线电工程系学习3年毕业后,1952年秋被分配到军委通信兵部科技处工作。

当年冬季,通讯兵部接到军委紧急通知,要派人去朝鲜,解决坑道通信和指挥网建设中的问题。通信兵部立即组织了10余人的志愿小分队,裘礼荣名列其中。他们携带大量通信设备和器材,由北京乘火车直达丹东志愿军兵站,焦急地等待渡江时机。

在一个大雾弥漫的夜晚,裘礼荣和同伴们怀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饱满热情,迅速穿过鸭绿江大桥,乘上志愿军司令部的专车,奔赴战场接受任务。一路上但见断壁残垣,累累弹痕,十室九空。汽车行驶一天后,裘礼荣他们夜宿农家,睡地铺、盖大衣,次日趁早继续赶路,一直走到三八线附近。

裘礼荣回忆说,当地山多、沟多,冬天经常下雪或下雨。在三八线前沿的大山里,志愿军已经构建了很多坑道,曲曲弯弯的,坑道内潮湿有水。在洞中洞——“猫耳洞”里藏有武器、弹药、粮食和睡觉用的干草。每座山都有五六个出口,路路相通。山口外有野战工事、掩体、观察哨等。

“那时候部队的通信设备十分落后。远距离通信设备是从国民党那里缴获来的又重又笨的美式短波电台。”裘礼荣介绍说。

这种电台使用电子管,体积大、耗电大,光干电池就30多斤,通信战士行军时不能背行李,只能背电台,爬山下沟,累得气喘吁吁,尤其是雨雪天,道路泥泞,行军愈发艰难。“但没人叫苦,没人说难,‘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信念,已经深深地渗透到每个人的血液里!”

在宿营时,电台通信为了节约电池,就改用手摇马达供电,一人骑在长条板凳上,双手交替摇动马达手柄,这是十分艰苦的力气活,每隔半小时就得换人。

做坑道通信实验时,必须把天线铺到坑道口,做成各种隐蔽的辐射形状来收发信号,再由2-3人组成一个小队,背负着通信电台,跋山涉水到野外选择不同地形与坑道里的设备沟通联络。出去的人每天午餐只带三块军用压缩饼干喝一壶水,即使寒风凛冽也都坚持工作,干到深夜是常有的事。通过这些实验,解决了战场通信中的一些问题。

有一天,裘礼荣和四名战友乘车去东海岸水泥地堡国防工事进行通信实验,联络非常顺利,大家都很高兴,没想到却“乐极生悲”:下午4时返回基地时,经过一座临时搭建的木桥,因木料突然断了几根,致使汽车震动向上冲,坐在敞篷车上的5人全被颠落河中!所幸河水仅半人深,大家你拉我拽终于脱险,但个个都成了“落汤鸡”。

除了做通信试验,在战斗打响时,裘礼荣他们还辅助志愿军战士保证前后方通信畅通。

1953713日,为配合板门店谈判,抗美援朝的最后一战——夏季反击战役打响。志愿军此战的重点是夺取美韩军的主要阵地轿岩山,啃掉这块硬骨头。轿岩山位于金城以南,是敌军防线的突出部位,由重兵把守,山上工事、碉堡、雷区密布,易守难攻,已经形成一处大的山地要塞。

9时整,战斗打响,一时间火光冲天、炮声隆隆,枪响密集、杀声震天,战斗异常激烈。在战场拼杀的同时,在距离交火区不远的前沿坑道中,裘礼荣和几个同伴正在与通信战士一起,全力维持前线与志愿军司令部的通信畅通,为战场快速反应和临场指挥提供了通信保障,为战役的最终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战斗在27日晚10时结束,以我军全面占领轿岩山阵地告终。轿岩山失守,导致金城方面美韩军全面崩溃。此役迫使美方签了城下之盟。通过这一战,志愿军为北朝鲜至少争取了140平方公里的土地,使板门店谈判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停战线最终被钉在三八线上。

“战场的亲历,让我有感于我军通信设备的落后,作为科技人员深感责任重大,我当时就暗下决心,回国后尽快研制新的通信设备提供给部队。”裘礼荣回忆道。

正如裘礼荣所愿,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回国后,他于1954年被通信兵部派到下属的电信技术研究所(网通院前身)进行军用小型电台研制工作。“小型电台由十几个部分组成,我分担了四个部分:发射机的功放、收发共用的高稳定振荡器、调制器和音频放大器。”

经过一点点的摸索、实验,历经长达四年的艰苦奋斗,新电台终于研制成功,经过内部联试和野外测试,效果理想。“新电台只有英汉词典那么大,比以前的缩小6倍,仅重4.5公斤,是老电台重量的1/5!我们做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我们成功了!我激动不已!”说起当年的壮举,裘礼荣依然激情澎湃。

195881日,裘礼荣背着军用小型电台自豪地走上大礼堂讲台,向建军节献礼。

裘礼荣展示军功证书

此后,在军事通信领域,裘礼荣一直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先后主持了散射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车载卫星地面站、高速高空实时传输设备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研发工作,业绩彪炳,功勋卓著。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