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捷报 | 飞天一梦阅九天 二十七所激光雷达成功助力梦天实验舱交会对接成功
2022年10月31日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牵手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一起飞向了太空。11月1日凌晨4时27分,梦天实验舱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13小时,至此我国顺利完成天宫空间站的在轨建造。二十七所自主研制的空间站交会对接激光雷达,完美完成了艰巨、伟大的历史使命,实现11连胜;研制的某应用系统中的数据交换设备,也随梦天实验舱一起进入空间,为后续空间站全面组网迈出了扎实的一步。
空间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寻访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我国的天宫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公里,倾角42-43度,长期驻留3人,设计寿命不少于10年,具有通过维护维修延长使用寿命的能力,总重量能扩展到180吨级。
从1992年到今天,短短的三十年里,在西方国家技术封锁和质疑下,我国先后突破掌握了天地往返、空间出舱、交会对接、推进剂在轨补加、宇航级长寿命抗辐照光纤穿舱等核心技术,一举跨越了发达国家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二十七所研制的交会对接激光雷达很荣幸的见证并参与了整个空间站建设的技术储备和建造过程:
2011年,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相继完成交会对接任务,我国突破和掌握了自动和手动控制交会对接技术;
2017年,天舟一号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完成空间站实验室阶段任务;
2022年7月,问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
2022年11月,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对接任务圆满成功,某数据交换设备在空间站三个舱段的设备发射……
沿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的足迹一步步走来,二十七所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为能够参与到如此伟大的工程感到自豪。
展望未来,二十七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脚踏实地、刻苦攻关,紧跟国家载人航天发展战略,认真完成交会对接激光雷达及其他研制任务,实现某应用系统数据交换设备全面组网。
今天,飞天一梦终于实现,华夏儿女共阅九天!从今以后,我国已实现天宫空间站的在轨建造,实现首次6个航天器组合体飞行,首次航天员驻留达到6个月,首次两个乘组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空间站建设只是中国人探索宇宙的一个小目标,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相信不远的将来,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稳、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