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集团要闻

中国电科:智慧空管产业整体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大兴机场投运
来源: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26日 编辑:新闻中心

 9月25日,举世瞩目的北京大兴机场正式通航。

  为保证机场安全平稳运行,中国电科经过近两年的研制建设,为大兴机场提供了多型国产空管系统,在此次首航运行和前期多次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系统综合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现代民航运输领域,空管系统相当于整个运行体系的“神经中枢”,不同类型的空管系统相互协同,负责发现和指挥引导处于地面滑行、起飞爬升、高空平飞、下降着陆等各个飞行阶段的航班安全有序运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国电科作为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国产化的主力军与国家队,近年来持续布局航空运输领域,业已形成以莱斯子集团为龙头,14家二级单位、20余家三级单位参与,业务领域覆盖空管自动化系统、空域管理、流量管理、通信、导航、监视、航空气象、航电、机场信息系统和通航等领域的航空运输产业链,可为民航用户提供覆盖空中交通管理、通信、导航、监视的门到门整体解决方案,以空管系统国产化的跨越持续助力我国民航运输业快速发展。

  在大兴机场空管项目建设中,中国电科充分展现“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领头羊”的责任定位,共承担了9项空管重点建设项目,为大兴机场提供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空管系列化产品。

  以最受关注的机场高级地面引导系统为例。由莱斯子集团研制建设的这套系统,是目前国际上等级最高、水平最先进的地面引导系统。该系统具备对机场场面活动目标,包括航班和车辆的监视、控制、路由规划及灯光引导的自动化管理功能,首次使用滑行道中线灯和停止排灯实现航空器的滑行灯光引导功能,飞行员只需跟随灯光指引即可操纵飞机到对应停机位或跑道起飞位置,有效提高了航班滑行安全,减少了滑行时间,极大提高了机场场面安全和场面运行效率。

  undefined

  新终端区管制中心

  在大兴机场开通前夕正式投入运行的北京新终端区管制中心,同样装备了由莱斯子集团研制的空管自动化系统。这套系统拥有170多个管制席位,是目前全世界规模最为庞大、架构最为复杂的空管自动化系统。系统还在国内率先启用进港和离港排序功能,可以对进港和离港的航班进行最优化的自动排序,减少进港航班在空中盘旋等待的时间和离港航班在跑道等待的时间,从而提升民航运行效率和乘客体验。目前,这套系统将统一协调指挥北京首都、北京大兴、天津滨海三个千万级机场中低空的航班运行,未来还将纳入河北石家庄正定机场,进一步提升日趋繁忙的华北地区空域利用效率,有效支撑国家“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战略。

  由国睿子集团承建的C波段全数字有源相控阵天气雷达是世界上首次在民航领域应用的相控阵天气雷达,也是国内首部国产化大型机场终端区天气预报预警装备。该天气雷达采用了近几年雷达领域发展的最新技术,相比常规雷达,它扫描速度更快、探测精度及可靠性更高、探测能力更强。常规天气雷达需要 6 分钟才能完成一次的 11 层体积扫描,雷达只需要1分钟就能完成。同时雷达采用分布式发射和接收技术,可靠性由常规雷达的600小时提升至3000小时以上。该雷达全面提高了地物杂波抑制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和自动化探测能力,能更快、更准确的的发现雷雨、大风、下击暴流、风切变等影响航空安全的危险天气,更加精细化的捕捉和分析危险天气的内部结构,为精准的航空预报服务提供探测依据。

  此外,中国电科还为大兴机场空管系统建设提供了华北生产运行中心流量系统、电子进程单系统、模拟培训系统、空管整体机房、移动应急通信车、空管二次雷达等系统,使得大兴机场空管系统整体能力达到国际最高水准,显示出中国电科空管产业的综合实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体现了中国电科“大国重器”的担当。

  一系列辉煌成就的背后,是中国电科多年来高度重视空管产业发展,坚持自主创新,不断加大产业布局和投入力度,持续加快空管系统国产化所结出的硕果。特别是中国电科与中国民航局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以来,双方在顶层规划、科技创新、装备研制、人才交流与培养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民航新技术应用水平和装备国产化率不断提高,双方形成需求引领、技术推动、政产协同、研用结合、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全面提升民航安全水平、空域容量与运行效率,全面实现民航强国战略目标提供技术支撑。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