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集团要闻

劈枪受阅!做就做到最好,3名中国电科人添彩预备役方队 | 大阅兵·正步
来源: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01日 编辑:新闻中心

  军乐雄壮,步伐铿锵。

  10月1日,伴随着威武雄浑的军乐声,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东方,凝望一支被称为人民子弟兵的英雄军队,以威武严整的军容、如山如岳的铁阵、整齐震撼的正步,展现一支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雄姿。

  追随着军旗的方向,劈枪受阅的预备役方队队员们身姿挺拔、步距均等、步速均匀,迈着整齐的步伐动地而来,向世界展示了“非现役军人”的风采。这其中,有3名队员来自中国电科,他们是网络通信子集团马克、博微子集团管淳和国睿子集团张新龙。

  马克:化茧成蝶,迎接检阅

  迎着冉冉升起的朝阳,背对七彩盈天的落霞,头顶辉映校场的星月,铿锵走过每一寸土地……

  “当我对同事们说照片中最左边一个就是我时,他们没有一个人能认得出来”马克笑着说。经过数月的训练,这个曾经帅气白净的小伙子变得黝黑,脸颊由于帽带的遮挡变得“黑白分明”。这是一张被烈日一次次晒蜕皮的脸庞,是一张汗珠一次次从嘴角流过的脸庞,更是一张遭遇了种种艰苦却从未哭泣过的脸庞。

  每步75公分,每天行进3万步,每日饮水20升,每周训练6天……

  从3月开始的高强度训练,一直持续了半年之久。训练场上,方阵队员们顶着炎炎烈日的灼烤,挺胸、收腹、双眼平视前方,军姿站立如松;摆臂、踢腿、一步一个脚印,正步铿锵有力。30分钟过去了,1个小时过去了,2个小时过去了……汗水湿透了军装,灌满了战靴;烈日灼红了脸庞,染黑了肌肤。但不变的是军姿挺拔,纹丝不动;不变的是坚定的双眼,愈加执着。

  苦吗?苦,真苦;累吗?累,真累。

  “这是我一生的荣耀!”马克说,在铁血军营他学会了坚持,用不懈努力在严格层层选拔、层层筛选中脱颖而出;学会了责任,用拼劲韧劲收获了“零基础十佳队员”“优秀训练标兵”等一个个鲜红的证书。

  经历了日日夜夜的拼搏,“马克们”好似幼虫化茧成蝶,迎来了一生最骄傲的时刻,在雄伟的天安门前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管淳:正步向前,气势如虹

  行走长安街宽敞笔直的道路上,看到方阵中一个个斗志昂扬的面孔,听到队员们气吞山河的口号,管淳心潮澎湃。

  “2019年于我而言是意义非凡的一年,能代表中国电科参加国庆阅兵无比荣幸。”管淳激动地说,今年3月当接到预备役部队入选通知的那一刻,他兴奋地跳了起来。

  阅兵训练艰苦而严格,但度过的每一天都让人觉得充实、有意义。烈日炎炎,训练场上伫立着一个个军姿挺拔、军装整齐的身影,他们迈着铿锵的步伐,目光坚毅。“一连两三个小时的军姿是家常便饭,别人眼中枯燥乏味的训练,是锻炼坚强意志的最佳方式”管淳说。

  “正步走”与“齐步走”是每天的必练项目。普通的“正步走”想要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需要每一个队员反复的训练和磨合。训练期间,管淳不遗余力。练习原地踢腿时,他会在左右腿上各绑15斤重的铁块;练习齐步行进时,他努力保持磕脚跟、压膝盖,充分翻起脚掌,每一步距离都控制在75公分,每一步角度都控制在30度;为了提高步伐水平,纵使白天的常规训练疲惫不堪,他还会每晚都会到训练场自行加练……

  辛勤练习,终有成果。当伴随着军乐声走过广场,光荣地接受检阅时,整个方队行进似一块坚硬的钢板平行向前,地动山摇、撼人心魄,步伐叩响大地!

  “每走一步,内心都涌动着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我们展现了新时代人民军队的风貌”管淳说。一次受阅、终生光荣。通过数百人、数个月的严格训练,强烈地感受到了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伟大民族精神;深刻地认识到,今后应当继续保持这种顽强意识,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慎独自律、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用勤劳的双手来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  

  张新龙:不畏艰辛,永争第一

  日日行不怕万里路,天天练不怕阅兵苦。

  盛夏的8月,骄阳似火。这一天,预备役方阵正在操场上进行“耐力训练”。这对于大腿韧带拉伤,刚刚恢复训练的张新龙来说又是一次极限的考验。此时地表温度已达到五六十度,隔着皮鞋,张新龙还是感觉脚底板发烫。烈日的炙烤下,汗珠滚落,浸湿厚厚的军服。在过去的一百多天里,张新龙不仅仅承受了体力、体能的极限挑战,更经受了心理承受力及意志品质的极限挑战!

  从最开始的750人,到如今的不到400人,他闯过一关又一关,成为了这个光荣集体的一员新兵。“面临艰苦严苛的训练,一开始也有顾虑”张新龙说,一方面是自己基础差、体力差,与有过军旅经历的同伴相比没有优势;另一方面是自己有家庭、有年幼的孩子,与单身的同伴又相比又多了一层牵挂。虽然来之前已经做了一定思想准备,但没想到实际训练比想象中更加艰苦。

  使命高于一切、荣誉催人奋进。

  张新龙深知,面对差距绝不能畏惧前进,必须发扬“自力更生,协同作战,顽强拼搏,创新图强”的预警机精神,将困境转化为激发潜能和动力的根源,在劣势下展现出电科人的不竭战斗力!

  无论训练多累多困,他都一次次冲击自己的极限,除了完成规定训练,还不断给自己加码。别人吃饭时,他在洗漱间对着镜子,一遍遍练习军姿;别人休息时,他在操场上一次次完成拉伸练习……短短100天,三双磨损得体无完肤的皮鞋就躺在了他的床下。

  训练生活,不只有艰苦还有自豪。每当在阅兵村看见标识有CETC的装备时,他都会自豪地向同伴介绍中国电科研制的明星产品;此外,他还充分发挥语言表达天赋,兼职担任每周三“阅兵只剩”栏目播音员,多次担任了文艺节目的主持人,收获了众多赞扬和掌声……

  度过炎夏,迎来金秋。9月,张新龙在阅兵村度过了自己30岁的生日,艰苦的训练使他在而立之年实现了人生突破。“做一番人生无悔的奋斗,捍卫集体荣誉,实现个人梦想,让30岁的人生星光和祖国一起闪耀,什么样的付出都值得”张新龙说。

  70年辉煌再续,70年风雨兼程。

  站在新时代的“起跑线”上,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来投入伟大祖国的建设,来自中国电科的3名预备役方队队员给了最好的答案。今后,他们将继续以钢铁意志和过硬作风,肩负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阔步前行!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