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十多年来他们见证了55所科研水平的跨越式发展
来源: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14日 编辑:方颖璐

  我问我可敬可爱的同事们:“可不可以这么说,咱们科技发展部就是站在现在看未来,那你们都看到什么了呢?”他们相视而笑——

  5月18日,星期三,中午12:45,记者悄悄推开中国电科55所科技发展部1301办公室的门,走廊上静悄悄的,但办公室里,8位同事并没有在午休,键盘的敲击声此起彼伏,利落有力。

  记者看到,这是一个多么年轻的团队。2002年,为了对55所的科研项目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科技发展部正式成立。有领导曾这样说,科技发展部就是要把钱变成技术储备起来。

  项目管理组从刚开始的3员老将,到今天8位精英,14年来,他们和科研生产部门一起并肩战斗,攻坚克难,见证了55所科技科研水平的跨越式发展。作为连接所内科研生产一线和上级部门的桥梁,同时也是联合财务、科条、物资、技改等各个机关一同保障科研发展的核心纽带,项目管理组的身影出现在项目的每一个阶段。

  目前,这个团队负责所内包含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创新型预研项目和新品型谱项目在内的几乎所有纵向科研课题,项目种类之多,覆盖领域之广,都化成他们肩头沉甸甸的担子。“十二五”期间,科技发展部项目管理组为全所各个科研生产一线部门保障项目运行近三百项,为55所在军工元器件领域的持续发展和产品工程实用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和大家围坐在一起,想和这帮同事们一起聊了起来。

  (宋晓峰,今年已经入所10年了。)

  熊晓峰说,10年的时间,他见证了项目组的成长和壮大,迎来了一帮志同道合的伙伴。对这份工作的感情来源于电脑里密密麻麻的文件夹,来源于为项目熬过的无数个夜晚,也来源于每一次项目PK会上的据理力争。

  他说,这10年,项目管理的工作发生了很多变化。以前的模式相对被动,单纯以结果为导向,只要做好上传下达和文档处理,确保重大节点的顺利完成就可以了;但随着55所的不断发展,课题数量迅猛增长,要求也愈发严格规范,项目管理工作盘根错节,难度越来越大;现在,他们需要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在计划和实施过程的管理中,保证全过程的深入参与。他也挤出时间自学国际先进的项目管理知识,考取了所内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国际认证的PMP(职业项目经理人)资格证书。

  他说,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科研项目一般的周期跨度是3~5年,对项目进程中技术状态和进展的把握、对可能出现问题的预判、及时高效地解决过程中的障碍和困难会贯穿整个项目的始终。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就像奥特曼打小怪兽一样,充满挑战,而且永远不能停下脚步。

  但他说,技术在前是永恒不变的信条。

  (黄乐旭,三十而立的小伙。)

  黄 乐旭说,这份工作教会他责任与担当。作为项目管理者,他们手上往往管理着数十个不同类型、处于不同阶段的项目,桌子上的各种报告经常堆得像小山一样高,真 是千头万绪。有些时候看得脑涨眼涩,也想草草的马虎了事,毕竟大概率都是能合格的。但他还是一丝不苟,认真审阅,积极和项目组成员沟通修改,不断完善每一 份材料。在他的心中,合格是不够的,追求优秀才是军工人的自我修养。

  他说最难忘的还是去年年底的那段时光。2015年12月,他所负责的19项“十二五”微电子方向预先研究项目同一时间面临验收。当时人手紧缺,他在部门领导的指导下,组织各个项目组撰写材料,联系专家,组织会议,调配资源,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每晚奋战到深夜,甚至通宵,一个星期往返北京2、3趟。而彼时,他的儿子才刚满半岁,作为爸爸的他却很少能陪伴孩子。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所有项目全部通过了总装组织的验收评审,其中11项评为“优”,打造了一批具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成果!任何科研项目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看着项目从初生萌芽到经历坎坷再到成熟,在结题的那一瞬间,他和每一个奋斗在一线的科研人员一样,仿佛见证了一个生命的成长和蜕变。

  他说,奋斗不息是根植于心的理念。

  (徐利,刚来项目组半年的新妈妈。)

  徐 利说,这份工作带给她荣誉和自豪。从封装事业部转岗到项目管理组,她完成了从科研人员到管理人员的角色转换。她理解一线科研部门做项目的状态和心态,能设 身处境地考虑到项目进展中的重点难点;她也在学习中慢慢适应新角色的不一样,了解到原来在项目管理的岗位上,项目不仅仅是一个个指标和难点的微观体,更是 对全局发展全过程地宏观把控。但不管是曾经设计图纸,还是现在和设计师们探讨项目进展,她都感觉自己站在科技发展的最前沿,不断应对新的挑战,有一份时不 我待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她 说,现在专家在审核和决策项目申报时,已经不仅仅着眼于技术团队所带来的革新和突破,对项目管理团队优秀的组织能力和风控能力也会更加青睐。这就对项目管 理这份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项目管理者和项目执行者相互间顺畅的沟通,才能充分拓展技术的发展图景,聚合出高效的行动策略。

  她说,以人为本,做技术也是做人。

  ……

  八个人,侃侃而谈,谈工作,谈认识,谈理想……

  在“十三五”开局之年,科技发展部的伙伴们又马不停蹄地忙碌起来。近期,“十三五”新型项目类别—“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正在集中申报,55所共申报11个项目,有8个项目通过评审进入答辩。这些项目最终将实现一批关键技术的突破,推动某核心部件的产业化与工程化。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