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在春节假期第一天,看到武汉疫情新闻后自发组成线上团队,主动开展武汉社区疫情大数据分析,形成研究报告提交相关部委;
他们,3小时搭建起远程联合开发环境,1天半开发出深圳市福田区疫情“每日一报系统”,全区31个政府单位、10个街道办、96个社区的工作人员每天用该系统统计报送疫情数据,政府用户量达5000+;
他们,连续30余天坚守抗“疫”一线,需求不过夜是他们的原则,早9点、凌晨3点已成为工作常态。作为“程序猿”,他们表示,虽然不能像医护人员那样在一线治病救人,但既然有机会为抗疫贡献一份力,就一定要拼一拼!
……
他们,就是智慧院“疫情防控大数据服务决策及疫情系统研发联合团队”(简称“联合团队”),在中国电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进表彰中,他们荣获“突出贡献集体”称号。
主动担当,助力国家和地方开展疫情大数据分析
防控疫情,首先要“知”,而数据是“认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作为智慧院智慧社区事业部负责人,黄虎深知疫情数据分析对抗疫的重要性,1月21日,春节假期第一天,还没来得及返回湖北老家的黄虎,通过新闻得知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爆发,出于对家乡的担忧和自身的专业敏感,“能否做点有价值的疫情大数据分析”这一念头在他脑中一闪而过。当即,他在部门工作群发出提议,大家纷纷响应,一支身处全国各地的疫情大数据分析团队迅速集结。
“从1月21日开始我们主动收集武汉的疫情相关数据,结合病毒传播原理,构建了基于多源大数据的疫情风险评估模型,对武汉全市3567个社区进行疫情风险评估,并识别出其中风险最高的社区”,黄虎表示,经过团队三天时间的连轴转,在除夕当天,他们就完成了武汉市社区级疫情风险评估,形成研究报告并第一时间通过集团提交中央相关部委。
在完成武汉社区疫情风险评估分析后的第二天,他们开始转战深圳,着手深圳市疫情风险评估建模,并多方获取疫情数据开展分析。随后,他们又派出大数据分析技术人员吴光周作为代表,加入集团公司“疫情大数据分析团队”,通过远程支撑的方式,在前期武汉和深圳大数据建模经验的基础上,与团队成员、医学专家更加深入地开展模型分析,研究疫情发展趋势,全力支撑国家卫健委和北京市开展疫情风险评估。
持续坚守,开发迭代疫情数据统计应用“双系统”
同样在大年初一,深圳市福田区落实市政府部署开展疫情防控,第一时间联系智慧院,希望快速开发出疫情信息统计管理系统和决策支持平台。智慧院党委当即安排部署,公司研发部和系统集成事业部组织研发团队迅速响应。
胡金晖是智慧院研究开发部负责人,也是党支部书记,在部门成员都分散在全国各地居家隔离的情况下,他号召支部党员带头担当,“收到任务,随时待命”“随时听候组织排”……1月26日上午,一支30余人并不断扩大的研发队伍正式集结。他们面临的第一个困难就是不具备联合开发环境,“大家都分散在各个地方,情况又比较紧急,但通过沟通,我们最后决定在公网上建一个联合开发环境”,明确思路后就马上行动,不到3个小时联合开发环境就搭建起来,团队开始紧锣密鼓推进工作,并一鼓作气在当天晚上完成福田区疫情每日一报系统PC端和手机端初步版本的开发,实现信息上报功能。
在向客户展示初版系统收集用户需求后,团队迎来了第一个不眠夜,讨论用户建议、更新功能、完善UI……“尽管到后半夜有点撑不住了,但想起奋战在前线的医生,还有那么多逝去的生命,感觉自己必须要坚持下去”,团队成员张文标如是说。
经过30多个小时的连续奋战,也就是接到需求的1天半后,福田区疫情每日一报系统正式完成开发投入试运行,“当系统展示在客户面前并得到认可的时候,像是给了我们一剂强心针,大家都觉得很振奋”,胡金晖表示,完成系统开发后,紧接着就是紧锣密鼓地对卫健委、每个街道和社区网格进行操作培训。
而随着系统的深入应用,新的需求又被源源不断的反馈到开发团队,一次次的更新系统、迭代功能、调整页面……“我们几乎每个人都是手机、微信24小时待命,已经记不起有多少个不眠夜,我们互相鼓劲打气”,负责此次开发团队统筹的研究开发部副主任童章伟表示,尽管压力很大,但团队已经形成需求不过夜的原则,工作到凌晨3、4点是常有的事。经过不断迭代,“每日一报系统”不仅能实现疫情数据上报,还具备人员核查和物资管理功能,“通过对多元渠道的数据进行关联比对,系统能自动生成重点核查人员名单,并将排查任务自动派单至基层工作人员移动端”,胡金晖表示,系统还能实现防疫物资入库、申请、审批、出库进行全流程追踪,并对物资缺口进行7天红灯4天黄灯预警。
如果说疫情“每日一报系统”主要用于疫情数据统计管理,疫情防控决策支持系统则是在“每日一报系统”采集实时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疫情、医疗资源、公安、应急调度、块数据、互联网数据等多元数据进行关联分析,支撑疫情防控资源调度等方面的精准施策。
李木俊是系统集成事业部实施交付中心项目副总监,在此次疫情防控过程中,他主要负责福田区疫情防控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大年初一接到福田区政数局领导电话后,我就进入工作状态,一边和客户对接梳理需求,一边组建团队”,从大年初二起,李木俊和团队成员何良明就入驻福田区智慧城市指挥中心与疫情赛跑,“还有范照坤、董鑫、赵李明、王延凯、阮琪安、王子豪等同事在老家远程和我们一起开发这个系统”,通过原型设计、数据清洗入库…….经过一周时间的打磨,疫情防控决策支持系统在2月3日正式投入使用,为福田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提供信息支撑。“刚开始上线我们系统只有确诊疑似、重灾区人口分布等几个简单的专题,随着系统的应用推进,后面又增加了居家隔离、自主上报、街道社区排查、企业复工、大数据重灾区迁入等11个专题”,李木俊表示,近一个月来,团队成员每天都扑在决策支持系统的完善更新上,“基本实现每日一迭代,从未间断”。
成果初显,支撑城市打赢抗疫复工“双线战役”
功夫不负有心人!
在智慧院联合团队1个月多的持续奋战下,目前福田区全区所有政府单位、10个街道办、96个社区的工作人员每天通过疫情“每日一报系统”上报疫情数据,并开展人员核查和物资管理。注册登记用户量超过5000个,每天同时在线用户量超过1000个,实现基层每日一报、指挥部每日一调度、区级每日一发布,形成福田区疫情数据“大报表”。形成来福田湖北籍人员台账和实时健康状态信息,解决了数据上报分散、汇总统计耗时问题,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助力福田区全面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疫情防控决策支持系统成为了福田区每日疫情防控调度例会的唯一使用系统,“福田区长、各委办局负责人以及街道社区疫情相关工作人员每天都要使用这个系统”,李木俊自豪的介绍,例如通过系统的复工专题,用户能从多个维度看到指定区域的复工现状和趋势,相关责任主体可以有针对性对复工迟缓的重点企业采取资源支持、信息督促等举措。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通过对各个专题多源数据的关联分析,实现一图全面感知区、街道、社区三个层级的疫情防控、复工等情况,为福田区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资源调度和精准施策提供有效支撑。
在联合团队的支撑下,当前福田区已形成“一图一库一分数两平台”抗疫复工智能化系统,得到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深圳卫视、第一现场等多家媒体的关注报道。
除了在深圳福田区之外,疫情“每日一报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快速开发模式和框架也已经部署应用到深圳光明区、罗湖区、太原市、北京大兴区等其他地区,持续支撑政府打赢抗疫复工“双线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