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立足“双循环”,以电科智慧赋能海南自贸港建设
来源:默认部门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07日 编辑:新闻中心

  “目标锁定、雷达引导光电设备瞄准跟踪。”随着话音一落,一艘漂泊于茫茫大海的油轮转瞬出现在海南社管平台指挥中心的巨大显示屏上。值班人员轻点鼠标,屏幕上作业船的清晰度不断提高,船体上舷号清晰可见,与此同时,船舶的档案信息也在屏幕上出现。

  时间犹如催征鼓,海南社管平台项目建设已满2年。

  这两年中,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作用,集中力量、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加速推进海南“数字基建”建设,整合全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管理、社会管理、口岸监管等多个系统,创新建设,综合应用雷达、光电等多种前端感知手段,汇聚融合各类数据资源,构建起从态势感知到大数据研判再到联勤联动高效应急处置的全链条、系统化、集成式综合防控体系,初步形成了“近海、岸线、岛内”三道防控圈,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筑牢层层“防火墙”。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下,海南自由贸易港将成为“大循环、双循环”的重要循环口岸和枢纽,作为“军工电子主力军、网信事业国家队、电子信息领域科技创新战略力量”中国电科理应为其提供更大支撑。

  “如今,在社管平台大屏幕上可以看到,海南省及其周边海域地图中海岸线上分布着密密麻麻的绿色、蓝色的小三角,每个小三角都代表着注册地在境内或境外的船舶。”中国电科技术人员表示,根据指挥员的命令,环岛岸基或海中浮台上的光电信号被雷达引导着迅速锁定一艘船舶,对其进行精细识别。

  雷达定期扫描海上目标,利用回波在地图上形成目标分布态势图,可一次探测到多个目标的位置,但展示结果不够直观,达不到肉眼可视的效果;光电设备可清晰直观地看到海上目标,但同时可观测的特定目标有限。社管平台项目团队将雷达技术与光电技术相结合,在探测多种目标、分析行为轨迹的基础上,利用雷达引导目标附近的光电设备,调整视角和焦距,自动定位到特定目标,获取视频画面,从而达到“指哪看哪”的效果。

  电磁空间一览无遗,网络空间全面赋能。为了让社管平台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中国电科技术人员依托大数据开发了很多便捷高效的功能,以打击违法犯罪为例,大数据的预测性功能以及全景式记录功能,有效推动大数据侦查与传统侦查相融合,使侦查人员迅速掌握犯罪信息,精准锁定犯罪嫌疑人,有效减少对社会公众的影响。

  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未有穷期。下一步,海南社管平台将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十四五”规划为契机,进一步聚焦和细化未来五年的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以打造“数字中国”“智慧海南”省级标杆为目标,以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创新社会治理方式,进行多元化监管,层层筑牢“防火墙”为手段,进一步加速海南“数字基建”建设,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科技与海南市(县)域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努力将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成为大整合、高共享、深应用的智慧平台,为实现“十四五”顺利开局、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海南自贸港提供坚强保障。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