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夫当关,一诺千金!
十余年来,北斗三号系统痴情守护着国门
成为从不掉链子的“门将”
在北斗三号系统成长的年轮上
也镌刻着这样一群中国电科人的“护航”印记
6月23日,随着北斗三号工程最后一星伴随着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拔地而起,直刺苍穹,中国北斗点亮了世界卫星导航的天空。
当你仰望星空,为北斗卫星的闪耀而欢呼雀跃时,请不要忘记,有这样一群中国电科人,默默耕耘,建起了保障北斗系统正常运行的坚实基座。
“产品质量就是生命”
科研之路没有坦途,北斗导航各项技术的研制更是一条崎岖且布满荆棘的路。
卫星没有试错的机会,一旦“上天”,所有的东西都是不可逆的,没有任何机会可以进行维修,这是很严格的要求,在行业内大家把这称之为“一锤子买卖”。
虽说是“一锤子买卖”,对于产品质量进行严格管控,却是中国电科人从一而终的追求。
空间行波管用于卫星对地数传系统、星间链路系统传输信号放大,是导航卫星的核心器件,也是电真空器件中性能指标最高、可靠性要求最为严苛的一种管型。
为确保工程用核心器件自主创新,真空公司从2012年开始,开启了一条自主研发之路,“勤总结,找薄弱,提效率,保质量”成为工作信条。
针对制约空间行波管性能指标和可靠性的瓶颈技术,真空公司不断探索,以满足北斗组网大规模应用的迫切需求。
瞿波作为配套北斗用空间行波管产品的技术总师,早在北斗试验星阶段就开始进行国产空间行波管的研制和技术攻关,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信念指引下,经过多年持续高强度技术攻关,突破了空间行波管高效率、高可靠和长寿命设计制造等多项关键技术,在国内首次创新性建立空间行波管效率和线性度综合设计方法,推动国产空间行波管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顶尖水平。其研制的毫米波空间行波管首次批量应用于北斗导航卫星以及北斗导航其他频段空间行波管产品的研制上,使所有交付产品具备同样优异的技术指标和良好的可靠性水平。
苏元盛作为L波段空间行波管课题负责人,在接到任务后,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提升产品可靠性难题,时间紧迫,他积极思考大胆改进设计方案,和团队成员一起放弃假期休息,刻苦攻关。在一次出差进行首台产品验收期间,突发肾结石,他强忍疼痛坚持完成了首台产品验收报告。在北斗三号组网星研制生产期间,交付节点紧张,质量要求严格,而此时交付产品却遇到了与电源兼容性问题,为了尽快解决该问题,他干脆长期驻扎现场,进行大量排查和试验,加班加点积极谋划,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确保了产品及时交付用户。
星用固放作为卫星通信系统的核心部件,技术难度大,可靠性要求高,提高星用固放的可靠性是固放设计中的重中之重。
王忠作为国基北方子集团13所固放组组长和固放技术带头人,把固放产品研发当做自己的使命。他多次对年轻同事讲“要好好对待自己的产品,只要用心用情,肯定可靠放心。”在他的感染和带动下,攻关团队充分借鉴航天用户的质量管理方式,狠抓产品生产细节,充分做到“做事有依据,做事按依据,事后留记录”的要求,针对产品开展技术攻关,将星用固态放大器所用的关键元器件全部实现了国产化,突破了星用固放核心微波功率管的应用技术。
对于29所北斗团队人员来说,“产品质量就是生命”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团队人员坚固的信仰。
2016年,团队成员经历了人生最难忘的“归零”。从3月到三伏酷暑近70天的日夜里,团队成员以每天超过十五六个小时的超高工作强度连续奋战在现场,与盒饭和行军床相伴,与身边战友相依,及时转变攻关思路,从建模到分析仿制,最终查找到了故障机理,举一反三梳理了风险项,更在多处完成关键技术改进和完善,有效避免了后续问题的产生。
“厚德尚道,严谨敬业,质量就是生命”的信条,从此烙印进团队的基因,他们像呵护生命一样呵护着北斗导航系列产品的质量。
“拼命三郎”就是工作态度
从2009年北斗三号工程启动开始,无论是雪域高原、酷热大漠、漂洋大海、临海滨地,还是远离国土守护异国他乡,只要有测控站和中国电科系统布设的地方,都有中国电科的“拼命三郎”在驻守。
为了保障北斗卫星工程的建设任务,太极子集团集中了各部门优势力量,组建了一支肩负重任、团结进取、技术过硬、朝气蓬勃的队伍。面临系统规模庞大、技术复杂、涉及面广、时间紧迫的巨大压力,团队成员对于难点逐一攻克,反复验证,涌现出了诸多“拼命三郎”,连续通宵达旦加班赶进度,每个细节都做好严格的把控,无论工作再艰辛,大家不仅毫无怨言,而且充满激情,展现出极强的凝聚力、拼搏精神和奉献精神。
太阳电池阵作为卫星飞行的唯一能量来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力神子集团18所的科研工作者经常加班加点查资料、讨论方案、测试、修改、再测试、再修改,不放过任何一个要素、一个细节,克服一切困难寻求突破。
这其中,有争分夺秒、一天奔赴多地参加项目任务的林君毅,有怀孕还坚持进行卫星进场前检查的张肖君,有坚守生产一线没见到病危父亲最后一面的王莹,有长期伏案焊接留下颈椎病痛的李晶,有“舍小家、为大家”的蔡华宝……在他们认真拼搏、勤勉不懈的坚持下,终于研发出高效、高压、大功率、长寿命特点的系统级电源产品,用全自主国产高效电源系统成功赋能北斗三号卫星全球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