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与服务 > 产业动态

太极股份:技术赋能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30日 编辑:新闻中心

  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参与“国家、省、市、县”四级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的科技企业,太极股份伴随我国卫健事业筚路蓝缕,经历公卫应急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全过程。

  顶层规划,自“国”始

  健全公卫应急体系,是打造智慧城市、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发展数字经济、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安全屏障。2003年“非典”爆发,我国设立卫生应急办公室,并出台了第一部卫生应急法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就此拉开了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序幕。2006年,卫生部启动全国卫生应急指挥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太极股份作为卫生部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的承建商,成为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系统规划的首批参与者和建设者。

  此后,我国不断强化公卫事业信息化建设。2014年、2018年两次启动国家级卫生应急指挥平台升级项目,均由太极股份承建。2018年,国家卫健委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大厅和新一代应急指挥平台正式落成,一个串接日常值守、资源管理、监测预警、决策指挥等业务环节的卫生应急信息化体系已成规模,极大提升了我国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快速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应急指挥平台以事件为主线,以“一张图”为载体,将全面监测、智能预警、多极联动等核心功能纳入规划,实现了应急处置的闭环管理。在本次新冠疫情期间,平台日采集处理全国确诊、密接、隔离等疫情相关数据,实时支持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各项决策部署。

太极智慧卫生应急管理平台

  专常兼备,强“中枢”

  随着国内新冠疫情步入常态化防控阶段,中国卫健需要新的技术手段以匹配新的防控需求和措施。2021年6月,湖北省率先响应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激活疫情应急指挥体系,强化应急指挥体系建设”重大要求,启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平台建设。太极股份在项目中承担了分平台中枢——智能指挥调度系统的建设,结合湖北省属地实际和国家卫健委项目经验,从信息收集、数据分析、监测覆盖、调度响应多个维度出发,全面提升智能指挥调度系统趋势研判和辅助决策能力,系统建设已于今年6月顺利完工。

  太极智慧卫生应急平台-智能指挥调度系统示意图

  根据卫生应急“平战结合”的要求,平时,系统注重对疾控部门、医疗机构、基层卫生、血站、120等各类应急主体和医疗资源信息的汇聚、整合、串联;战时,围绕救援或处置工作需要,利用SIR和SEIR疾病风险预测算法模型,对数据组合利用,提供应急辅助决策的能力。

  在现有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之上,建设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场所和风险舆情等模块,串接应急管理、监测预警、事件处置、资源调度和决策指挥等环节,搭建“纵向贯到底,横向全联动”的多点多渠道的公共卫生监测体系,支撑全省医疗资源信息一屏知家底、疫情和特殊病情一网全监测。

  在全面掌握应急资源基础上,系统围绕应急事件接报、会商、处置跟踪等流程,设置多套应急预案,并配备指挥中心与基层移动端“双端协同”,切实提升在线协作能力,保证信息上传下达通畅可靠、闭环处置、流程高效,实现指挥调度指令一键达基层。

  通过建成覆盖全省、一体统筹、集约共享的一体化平台,太极股份贯彻落实“1+12”的公共卫生事件省市协同机制,充分发挥系统指挥调度中枢作用,更加精准、高效地支撑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助力湖北省实现涉疫人员“四清”,建成整体智治、适应多病种的常态化疫情防控体系。

  太极智慧卫生应急平台-资源全景系统示意图

  今年5月,《“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正式发布,明确提出“织牢公共卫生防护网,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发挥集中统一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作用”等规划部署,将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规划建设再次提升到新的高度。面对防控形势总体向好而多地仍有反复的现状,太极股份始终站在这条坚韧的“白色防线”上。在参与北京健康宝建设运维、保障首都安全的同时,深度参与我国各层级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为加强应急体系建设、维护城市正常运转,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做出贡献,积极服务于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来源/太极股份 高笛)

打印 关闭